[轉帖]洪蘭:學習與不喜歡的人相處

我還蠻喜歡 洪蘭 教授她寫的專欄

這篇文章我還蠻有感觸的 所以摘錄下來


教育是為學生出社會做準備。出社會後,你不能挑同事,也不能挑老板。孩子必須從小學習跟不喜歡的人相處。

報載,臺中某大學附屬小學的老師要學生寫出班上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三個同學,而且規定不准空白。這表示,即使沒有不喜歡的人,為了繳卷,也得捏造出幾個人來。結果被列入不喜歡名單的孩子,回家痛哭,不肯上學。

這則新聞看了令人非常詫異,也令人匪夷所思,怎麼有人拿學生的自尊心開玩笑?更糟的是,該校輔導室主任還強辯是為了了解小朋友的人際關係。這真是太離譜了!這樣做不但不能了解學生的人際關係,還會分化學生之間的感情——「原來你不喜歡我。好,從今以後,大家走著瞧!」

以臺灣目前個人資料外泄的嚴重性,有一天,這個學生出來選民代或公職時,就會有人拿這些資料來攻擊,說「某某候選人在學校是最不受歡迎的學生」。這是一件嚴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事,而童年心靈的傷害烙痕又特別深。我有同事幼年時家貧,被同學看不起,不跟他玩,到現在都過了五十年,他還是沒忘記。

強迫學生寫出不喜歡同學的名字,還有一個「定名」的作用。情緒本來只是一種感覺,靠情境把它定位,語言把它定名。例如我們聽到負面評語時,不能馬上決定要生氣還是要一笑置之,如果說話的人是老板,那就不能生氣,只能打哈哈過去;如果是下屬,那就可以板起面孔。

語言會強化情緒記憶

一個情緒經過語言的入碼(encoding)後,就會在大腦中儲存,若是沒有語言的幫助,過一會兒這無名的情緒就會被忘記。把情緒訴說給別人聽時,為了使人聽懂,必須講出事件的前因後果,這樣會把一些原來不在一起的神經迴路拉在一起;又為了合理化,說明自己是受害者而加油添醋,最後一個小事就變成「此仇不報非君子」的大事了。

如果忍一下不說,情緒很快就會過去,心情就恢復平靜。這是為什麼五代同堂的家族都有「百忍堂」;如果不忍,五代就無法同堂住。

語言是記憶很重要的媒介。日本有個很好的例子:有一個高中生畢業後,父母替他簽了一年合同,把他從繁華的大阪送到九州的山裡去造林。他一下火車,工頭就把他手機裡的電池丟到水裡,他大吃一驚,正要抗議時,工頭說:「沒有手機,不能跟外界通訊,你才留得下來。」

果然,他每天都想找人訴苦,但是山中無訊號,沒有辦法,只好去睡覺,還沒有形成語言的感覺很快就忘記了。慢慢的,他習慣了山裡的生活方式,也愛上了大自然的純樸,最後契約期滿可以回大阪時,他反而自願留下來了。

不要在孩子身上貼標籤

很多情緒的事是愈講愈糟糕,要孩子寫下他不喜歡的人,等於把這個孩子貼上「我不喜歡他」的標籤。在美國,老師不准孩子說不喜歡誰,愈是不喜歡的人,老師愈是要把這兩個人編在一組。因為教育是為學生出社會做準備,出社會後,你不能挑同事,也不能挑老板,孩子必須從小學習跟不喜歡的人相處。

再說,人是互相影響的,說不定那個孩子只是沒有人教他如何跟人相處,何必那麼早給孩子貼上「不受歡迎」的標籤呢?

臺中這所附小是個頗有聲譽的學校,做出這種事非常令人驚訝。這是教育者心態的問題,不是一時的疏忽,不容忽視。

(《國語日報》,二○一一年六月)

 


來源網址

http://parenting.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9375&page=1

企業級硬碟與消費及硬碟的差別

由於現在的硬碟已經被 Cost down 得很嚴重, 所以《企業級》和《消費級》的分界非常明確.

而中間的差別在於: 企業級比消費級多了一顆感應補償 IC, 用來偵測 RAID 所產生的共振, 並自動補償磁頭因共振而造成的 offset. 這個問題不會發生在一般桌機用的硬碟, 是因為桌機即使裝了多顆硬碟, 也不可能讓磁頭同時進退相同的距離, 所以不會發生共振. 但是 RAID 硬碟卻隨時在共振…

CloneZilla備份印象檔經驗

因工作需要,我用CloneZilla備份印象檔

一開始是使用usb2.0的隨身硬碟來備份,速度維持在1.5~2GB/min,換算大約25~33MB/s,這大概是usb2.0的極限速度。

後來我換SATA2.0去備份印象檔,理論上應該要300M/s,但實際上也是維持在1.5~2GB/min,跟usb2.0的速度一樣。

硬碟對拷的時候,理論上應該要300M/s,不過卻只有4.5~5GB/min,換算大約是75~83MB/s左右,也許也受到硬碟轉速的影響,無法達到300M/s這樣的高速

 

結論,備份成印象檔,sata的速度跟usb2.0的速度是差不多的

附帶一提,我測試用usb3.0,速度還蠻快的。比2.0快3倍

車子電池沒電

好像兩個星期沒開車了

而且最近天氣有點小冷,果然,晚上車子發不起來

我還特別去買個電瓶,電力銀行,花了我1398元

不過最後我車子有發動起來

車發動起來後,開去誠品晃晃,順便熱一下車。

想找計算機概論的書,但沒找到。那間誠品比較小間。

有時候,我會想,實體書店要怎麼樣經營下去。

在受到網路書店和電子書的雙重壓力之下…

希望誠品可以一直開下去,這樣我就可以常常去看書

如何將usb隨身碟做磁碟分割

曾經想過把usb隨身碟分割好幾個磁區

每個磁區都安裝不同的系統工具,這樣可以方便我排除故障使用

後來找一些文章才知道,隨身碟是不能做磁碟分割的。除非透過特殊的方法

可以參考下列文章

http://free2sw4u.blogspot.com/2009/06/how-to-do-multi-partition-for-usb-drive.html

 

 

隨身碟現在很便宜,買新的好了,感覺改玩火就熄了

[轉帖]為什麼iOS比Android更滑順

雖然很多Android手機的配置都比iPhone要高,比如大多數Andorid手機的記憶體都有1GB,而iPhone 4S只有512MB記憶體,但用過iPhone的人都知道Android手機在使用的時候總感覺沒有那麼順滑,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一位軟體工程師 和前Google實習生Andrew Munn解釋說是因為Android系統UI的框架設計的問題。

在iOS中UI渲染過程具有絕對的優先等級,當使用者接觸到iPhone的觸控式螢幕後,iOS中所有的進程都將停止,系統會將所有資源用於渲染UI過程。而在 Android系統中UI渲染過程的優先順序別卻沒有那麼高,也就是說當你觸摸Android手機螢幕的時候,系統後臺的程式並沒有停止,仍然在繼續運行之 中,比如下載和查收短信,這樣系統UI獲得的資源就不夠,這就是Android系統不流暢的原因。

由於這個原因,新發佈的Galaxy Nexus,甚至配備四核處理器的話說EeePad Transformer Prime平板電腦都無法保證順滑的操作體驗,這些設備只能與3年前的iPhone順滑程度相比,那麼Android團隊為什麼不從根本解決這個問題呢?

實際上,Android的開發工作在第一代iPhone發佈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原始Android原型體被設計成為使用鍵盤手機的設備,也就是黑莓手機的 競爭對手。UI渲染優先順序別在有鍵盤的手機上並沒有那麼重要。但是在iPhone發佈之後,Android小組為了快速推出能與iPhone競爭的產品, 迅速將Android改成觸控式螢幕手機系統,但那時重寫UI框架已經不可能了。因為如果這樣Android應用市場中的所有程式將變得不可用,這種關係將一 直處於惡性循環之中。難怪約伯斯在傳記中表示Android是偷來的產品,哪怕蘋果傾家蕩產也要將其消滅。

來源

使用php做http認證範例

當認證5次未過後,停止

 

$i=1;
while($i<=5){
  if ($_SERVER['PHP_AUTH_USER']=='root' && $_SERVER['PHP_AUTH_PW']=='1234' ) {
	break;  //認證成功,break後往下執行
  }else{
	header('WWW-Authenticate: Basic realm="Test"'); //認證失敗,繼續認證
	header('HTTP/1.0 401 Unauthorized');
	echo '取消認證!'; //當使用者按下取消按扭後出現的訊息
	exit;
  }
  $i++;
}